習近平總書記4月27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于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國航船破浪前行的動力引擎,是中國制度強起來的重要保障。有學者作過這樣的比喻,當“低垂的果實”已經基本摘完,剩下的都是暗礁四伏的“深水區”,甚至是沒有先例可循的“無人區”。這種比喻是非常貼切的,改革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一條風雨兼程、披荊斬棘的路,各種風險挑戰躲不開也繞不過,奪關闖隘是我們唯一的選項。
俠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經濟壓力疊加疫情沖擊,使今年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具復雜性、艱巨性、敏感性。4月17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此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再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明確要求,這是我們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克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重要遵循,也是黨中央以堅定的決心和擔當、堅毅的勇氣和智慧,把握大局、審時度勢、統籌兼顧、科學實施,引領全面深化改革穩步前行的見證。
不失時機推動改革,既是為了應對挑戰,更是為了把握機遇。疫情沖擊之下,全面決勝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時間更緊,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靠拍胸脯、耍嘴皮子是沒有辦法完成的,一定要拿出真招、實招、高招,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而千招萬招都離不開改革這個“關鍵一招”。特別是既要“六穩”又要“六保”,這是用改革的方法解決發展中問題的具體體現,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必須盯住不放、抓住不松,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不失時機推動改革,既是為了取當前之利,更是為了圖長遠之謀。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全面深化改革每向前走一步,都需要精心布局、運籌帷幄,都需要謀定后動、蹄疾步穩,都需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一步一個腳印抓好改革實施和落地,讓改革對接群眾的所盼所需。當前,只有不失時機推動改革,善于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進一步激發經濟內生動力,才能有效對沖疫情造成的創傷,盡快促進經濟穩定復蘇、全面復蘇,進而為中長期的發展蓄積潛力,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
不失時機推動改革,既是順應時代要求,更是必須扛起的使命擔當。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人的因素永遠是起決定作用的。各級黨員干部特別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會中央提出的“發展環境越是嚴峻復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戰略意圖,深刻把握改革的新部署新舉措新要求,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繼續弘揚敢為人先、敢闖敢試的改革傳統,用改革的務實行動驅散眼前的疫情陰霾,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勇氣穿越急流險灘的考驗,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邁出更加鏗鏘有力的步伐,讓改革之花在應對風險挑戰中絢麗綻放,萬里飄香。(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