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10月24日訊(記者曹智)今日9時,隨著河北滄州仵龍堂風電場15號風機成功并網,河北南部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000.7萬千瓦,占總裝機的25%。新能源成為河北南網第二大電源,為增加能源供給、打贏藍天保衛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這1000.7萬千瓦新能源裝機中,包括風電場29座、風機1415臺,容量264.2萬千瓦;光伏裝機736.5萬千瓦,包括集中式光伏電站132座、容量403.8萬千瓦,分布式光伏332.7萬千瓦。這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全年發電量將達到13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80萬噸、氮氧化物3萬噸、二氧化硫3.5萬噸,可滿足677萬戶家庭的全年用電量。
據介紹,2008年4月30日,滄州海興風電場首臺風機并網發電;2010年12月28日,第一座光伏電站淶源金家井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到2011年,起步階段的新能源裝機占比僅為1.4%。2017年以來,河北南網迎來了新能源快速發展,每年均保持百萬千瓦級的增長規模,裝機占比大幅增長,逐步改變了電力供應依賴傳統火電的格局,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電源。今年3月30日,河北南網新能源出力最大值達到了434萬千瓦,是網內最大火電廠裝機容量的1.7倍,當日河北南部地區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客戶在使用清潔能源。
為適應新能源迅猛發展形勢,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制定發布了《河北南網新能源場站調度并網手冊》,積極主動服務新能源并網投產,穩步提升新能源場站調度管理水平。
在攻克新能源全額消納的難題中,國網河北電力主動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建設投產新能源功率預測系統,實現了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全覆蓋。在國內首家建成省地一體化分布式光伏功率預測系統,首家利用第三方數據實現了分布式光伏運行信息感知,首批開展基于HPLC實現分布式光伏信息全接入。聯合省氣象局開展多維度的新能源消納能力評估,開發雙套功率預測系統,開展7至10天長周期趨勢預測與日前負荷精準預測。全面提升電網調峰能力,優化“風光水火”機組運行方式,每日組織電網消納能力專題調度,在調峰困難時段以“熱電錯峰”形式挖掘調峰潛力。
截至目前,國網河北電力實現了新能源連續12年不棄風、不棄光全額消納,充分發揮了新能源在大氣環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