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廣西幾家景區和一些“驢友”鐘愛的戶外場地,發生了多起游客意外事故,我市也出現了游客被困偏僻山上尋求救援的情況。目前正值汛期和臺風活躍時期,戶外徒步活動容易引發危險。相關人士建議,市民如要進行戶外活動,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量力而行,規避風險。
資深“驢友”:盡量走熟悉的路,遇極端天氣最好原路返回
今年5月份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楊董柱是一名資深的“驢友”,這些年他走過了廣西區內外大大小小的山峰。前些年,他所在的“驢友”群也發生過意外事故,幾名“驢友”在大明山露營時突遇山洪,其中一名“驢友”被洪水沖走,不幸身亡。他說,目前我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類型有多樣化的特點,有迷路、滑墜、被困、高墜、疾病、溺水、體力透支、山洪、泥石流等十幾種類型。“驢友”們在戶外運動時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
在露營方面,楊董柱建議,選擇營地時不要在河床邊扎營,因為一旦上游出現暴雨,下游的人就有被沖走的危險;如果實在要在河邊上扎營,一定要注意天氣變化,晚上睡覺時最好有專人輪值觀察前方動向。雷電頻發的季節容易引發被雷擊的風險,他建議不要在高處、高壓線下、大樹底下和山頂扎營。此外,晚上睡覺時最好在蚊帳外面撒上硫磺防蛇等。
“個人獨自出行或親友結伴進行戶外徒步活動的比例明顯比以前增多。”針對徒步活動,楊董柱說,有些戶外活動僅是從微信、QQ上發布信息就相約同行,這種同行最大的共同點是組織松散、戶外經驗缺乏,完全沒有責任主體,遇到風險時抵御能力非常有限,易造成悲劇發生。
“迷路在事故發生原因中排名首位。”楊董柱說,擅自改路線、在景區內擅自進入未開發區、天氣變化和缺乏常識判斷及應急處理常識四種原因容易導致迷路。想要避免迷路,就得注意在戶外行走盡量按照自己原定路線,在景區游覽,不管是常規游客還是“驢友”,都不要貿然前往未開發區探險。如遇到天氣突變,應采取保守決定,可以立即原路返回,或在原地等待救援。任何一個冒險的決定,都可能將整隊人帶到離正確方向更遠的地方。在戶外徒步前,最好對自己將要走的線路作一個基本了解,避免草率出行。
上山前一定要準備好充足的物資,如最基本的雨具、食品、衣服以及常用的救急藥品等;在行進過程中,最好備有登山杖,以趕走可能潛伏在前方的蛇類等有毒生物。楊董柱強調,如果是徒步新手,最好不要單獨出行,也不要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救援人員:出發時要了解地勢地形,不要強行行進
日前,一名游客被困茂林鎮五彩田園水月巖風景區一座山上,被困游客從山體的另一面攀登進入景區,后發現山體陡峭且有碎石滾落,不敢貿然下山,情急之下撥打了電話求助。而在救援時,救援人員發現被困人員的位置過于偏僻,山路坎坷且山體不穩固,不時有山石滾落,難以行進。救援人員在景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才得以開辟上山道路,經過30分鐘的救援才成功找到被困人員,并把他轉移至安全區域。
容縣消防大隊消防員區森宇建議,“驢友”在進行戶外運動的時候,首先要了解目的地和途經地的地勢、地形,一些難以攀爬、通過的地方不要強行行進。其次不要去尚未開發的地方。由于地勢偏僻,一旦出險會增加救援搜尋的難度,也容易耽誤救援。除此之外,出發前一定要注意看天氣,出行過程中遇到極端天氣,會增加遇上泥石流、山體落石等自然災害的風險。 (記者 梁桂香)
原標題:近期廣西多地發生“驢友”被困意外事故,時值汛期,戶外徒步活動風險增加,相關人士建議—— “驢行” 應量力而行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