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5月4日電(記者趙丹丹)“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五一小長假期間,在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小兒血液科療區,一陣舒緩的吉他彈唱打破了病房的沉悶氣氛,一堂特殊的音樂課開始了。
教課的老師張英昊是一名白血病患兒的爸爸,上課的學生是正在住院治療的白血病患兒。雖然學生們戴著帽子、口罩,有的甚至還掛著點滴,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學習的激情。
張英昊告訴記者,他的孩子從2018年9月至今,一直在吉大一院住院,治療的過程痛苦、漫長,孩子的心情很低落。他想做點什么,豐富孩子們的生活,撫慰孩子們的心靈。“教吉他吧,我正好會彈吉他,也教過課。”張英昊說。
他自掏腰包購買了6把小吉他,還買了琴譜架和教材用書。醫院也十分支持,特意將一間病房改造成“專屬音樂教室”。今年3月,小兒血液科療區里的第一堂吉他課開課了。從此,每個星期二的下午,吉他彈奏聲都會從小教室內飄出。
9歲的曉易穿著粉色的外套,戴著粉色的口罩,雖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露出的眼睛總是笑瞇瞇的。曉易的媽媽說,孩子得的是急性淋巴B細胞白血病,已經住院8個多月了,從住院起幾乎沒有出過門,也很久沒有見到外面的太陽了。吉他課開班以來,她特別開心,幾乎每節課都要來。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曉易跟著老師哼唱起來。“我喜歡唱歌,唱歌心情挺好。”
“現在一共有30個孩子報名,最大的14歲,最小的才3歲。”張英昊說,孩子們的年齡和學習進度都不同,所以他授課彈性很大,主要以欣賞音樂、舒緩情緒為主,再教授一些簡單的指法和歌曲。
“其實他們真的學會彈吉他更好,學不會也沒有關系,我只想讓他們覺得生活中不僅僅有治療和病痛,希望他們不要總是抱著平板電腦和手機躺在床上。”張英昊說,“要站起來,對抗病魔,一起享受生活。我會一直和孩子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