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訊 去年以來,天等縣嚴格執行“河長制”“林長制”,加強礦山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各類大氣污染源的整治力度,不斷強化環境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嚴格執行“河長制”和“林長制”。為了強化生態環境整治,該縣嚴格執行“河長制”,組織開展河道整治。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制,明確各級河湖長的責任,促進河湖管理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縣總河長、縣級河長及鄉級河長先后開展巡河調研,督促落實河長制工作,現場協調解決有關河庫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等問題。印發實施污染防治實施計劃,明確工作任務及措施,對縣城及鄉鎮集中飲水式飲用水一級水源保護區標志牌設立工作,對伏漫水庫水源地、念向水庫水源地及鄉鎮級13個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設立一級保護界標、宣傳告示牌及道路交通警示牌,并定期公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同時,執行“林長制”,及時聘用1020人參與生態林保護,確保全縣52條河流及4座水庫實現一對一管理全年造林1.83萬畝,全民義務植樹65萬株。推進2018年度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重點實施福星、康苗、進寧小流域治理,計劃治理巖溶面積4000公頃。加大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環境監測力度,妥善處置各類環境突發事件。目前,該縣共斥資7272萬元,開展進結河防洪整治工程建設、寧干鄉寧干河段整治工程建設、天等河寧干河段洞干橋至降祥橋段、向水河龍茗鎮河段防洪整治工程等項目,治理河段22.21公里,修建護岸40.5公里,防洪堤1701米,極大地改善了河流綜合環境。
加強礦山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該縣督促指導礦山辦理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臨時排污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定期開展礦山檢查及礦產督察工作,督促礦山企業按照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在規定的生產規模、礦區范圍進行規劃有序開采。加強礦山執法巡查,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發現一處就取締一處,將各類違法采礦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保持礦山整治高壓態勢;加強部門間的聯動,共同制止各類非法采礦違法行為。整頓礦產開采秩序,對礦產開采統一規劃,集中管理,持證開采,有序生產,組織國土、公安、林業、環保、供水供電、工商和當地政府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開采礦產資源行為。據統計,去年以來,該縣共組織相關部門對東平錳礦區進行5次專項整治行動,共出動工作人員325人次,安排車輛50輛次,勾機10臺次,對洗礦點的電、水、路、工棚以及采洗礦設備進行徹底清除。共削平尾礦庫堤岸19處,撒播狗牙根、銀合歡、刺槐等種子1600斤,種植黃花梨8000棵。
加大各類大氣污染源的整治力度。該縣堅持問題為導向,積極組織環保局、住建局等相關部門開展縣城揚塵綜合治理、“散亂污”整治、農村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煙花爆竹禁燃限放、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應對等8個專項行動,加強聯防聯控,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督查問責,不斷改善該縣大氣環境質量。通過綜合施策、全力攻堅、嚴防死守。該縣各類大氣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據統計,去年,該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1.8%,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陸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