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凸顯人文關懷 |
2018年05月15日 09:28 來源:新華網 編輯:韋仲達 |
由覃傑執導,保劍鋒、戚硯笛、徐一娢、曹祎諾主演的電影《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正在全國院線熱映中。這部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在5月12日上映之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電影頻道報道、介紹。《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是一部以汶川地震為背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電影,很多觀看過電影的觀眾,在感動之余驚喜的發現,影片也收錄了對震后親歷者的采訪。 電影《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在講述一個真實故事的同時,升華了主題,凸顯了對受災同胞以及對整個四川的人文關懷。片方在影片籌備過程中,就一直以“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為重心,想要拍攝一部有情懷、有大愛、有反思的電影。在拍攝之初,劇組就走訪了汶川、都江堰,參觀了地震紀念館。劇組在所有演職人員實地體會過那種深刻的感情之后,才進入了緊張的拍攝。從影片的觀后反饋來看,劇組的一番苦心,也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認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還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和電影頻道進行了報道、推薦和表揚。 在電影拍攝結束以后,片方又再次走訪了地震發生地,對那些地震的親歷者進行了采訪。在回憶地震來臨時的感受時,很多人都說,當時自己的真正感受,就是一瞬間所有的房子都塌了。在回憶這段經歷時,這些親歷者的眼神中還是充滿了震撼。十年了,這些汶川地震的親歷者,有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有的受傷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受到如此之大的災難和打擊,我們沒有看到預想到的悲憫和淚水。相反,在這些地震親歷者、幸存者的眼中,我們卻看到了他們對生活超出常人的熱愛和希望。在地震中受傷、身高從此停留在了1.3米的湯星月,十年后,依然在勇敢的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每天都過的很開心。這些地震的親歷者、幸存者,幾乎每個人都說要感謝國家和政府,幫助他們重新建設起自己的家園,重新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通過對這些親歷者的采訪,讓我們學到了珍惜生活、熱愛生活的道理。 影片對親歷者的采訪,凸顯了電影的人文關懷。然而影片對電影“情懷”的注重、對現實的反思,反而在如今娛樂至上的電影市場難以生存。電影《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上映后,排片率一直處在2%以下,和同時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動輒70%到80%的排片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影片的上座率一直高居同檔期國產片榜首,但是捉襟見肘、日漸減少的排片,卻讓從一開始被原著文章《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去跟別人結婚了》打動,便一直關注電影,期望在影院觀看到這部影片的觀眾感到失落。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